引言
很多人看不懂南方,因為他的創作總是難以用固有的藝術理論剖析歸納,他生活在學院,又不斷打破學院的規范;他教授油畫課程,又喜歡在宣紙上信手作畫;他愛極了重金屬的搖滾,又喜歡一個人靜靜捏紫砂。這就是南方。
很多人看不懂南方,因為他的創作總是難以用固有的藝術理論剖析歸納,他生活在學院,又不斷打破學院的規范;他教授油畫課程,又喜歡在宣紙上信手作畫;他愛極了重金屬的搖滾,又喜歡一個人靜靜捏紫砂。這就是南方。他坐在他收集的近千個變形金剛中,單純的笑容像傍晚的風。這就是南方,他揮舞著畫筆,宣泄內心的情緒,沒有赤裸裸的讓人心悸,只有混雜著美好與殘酷的青春表達。筆下那個小男孩,是南方自己,是南方6歲的兒子,也是你,也是我,是童年吹過的泡泡,是發生在當下的回憶。不用聲嘶力竭的吶喊,晚風襲來,暗香浮動,五味雜陳,什么都刻在心頭,什么都不在眼前。我們的姿態,最好就是微微一笑,從容的點上一杯雞尾酒,舌尖混雜的味道其實就是人生。
表達的到位在這時顯得如此重要,如何承載濃郁、平和的情感,76年出生的南方選擇的是依托于傳統文化,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對當下社會提出思索的同時,更能展現中華傳統的精粹,并以此作為其創作語言的厚重根基。當然這點并不容易,但是南方有耐心錘煉,并用大家更能接受的方式傾訴,他以傳統為精神支柱,架構的不僅是個人藝術的圣殿,更是穿越傳統與當代的時光隧道。
采訪者:藝樹雜志(以下簡稱“藝”)
受訪者:南方(以下簡稱“南”)
做大學教師的南方
南方是你的真名嗎?
是真名。我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商場服裝部經理。奶奶在我小時候常常做刺繡,我那時看到就很喜歡。大學畢業后我本來有機會到北京工作,但是接到留校的消息后,我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留校。
為什么選擇留校?不向往北京嗎?
為什么要向往北京?我小時候就是在北京生活的,北京對我來說不神秘,F在太多的人被房子、車、錢所累,但是如果你退開一個距離,當房子、車不太重要時,你才能看到什么更重要,才能考慮物質之上的問題。我的作品想表達的就是這些東西。
你在學校教什么課?學生會跟隨你嗎?
教油畫,還會帶學生出去采風,F在的學生不會完全按照我的方法的,因為師范大學的學生很少有做職業藝術家的想法。這兩年有些學生會有這個念頭,大多因為看到畫畫兒能賺錢了。這和我小時候不一樣。我在上小學時跑圓明園和方力均老師學畫畫兒,他給我最大的影響的是一種做事情認真的態度。
既然接觸過圓明園,那為什么不做職業的藝術家?
我覺得沒有必要那么純粹。我這學期課很少,和職業藝術家也差不多。
你的人生道路挺順利的,以前人們常常說逆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好事,但有時候順境也不錯,所以你將自己的個展命名為“一種幸福的生長”?
生長,有自然的感覺,我喜歡這種感覺。因為現在很多東西都不自然, 我這里所指的“幸!敝羞有一種負面的東西,有時你以為是好的發展,但其實最重要的自然的東西可能已經被抹殺了。比如說家庭教育,其實人在小孩子的時期是很自由的,但長大后來就被社會弄畸形了。我通過作品表現的幸福只是一瞬間,你可能看到了那種天真單純,但實際上仔細體味一下那不過只是一瞬間。
你喜歡在畫面中使用如藍色、綠色等很美的顏色,但同時畫面又傳遞出一種殘酷,戲虐,這種處理怎么考慮?
是的。我的畫中有那種會吃人的花兒,但是外表非常好看。這樣做是因為藝術需要交流,美的東西更容易讓觀者接受。選擇畫小孩兒這個題材,初衷也是因為考慮到人都是從小孩成長過來的,這樣讓別人看著容易交流,而如果畫大人,就讓人覺得有隔閡感。我不喜歡畫得那種很生硬,很赤裸那種。我認為藝術的魅力就在它可以給你很多空間,我可以提出問題,你可以提出不同的答案,人們可以在這里盡情的聊。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