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上,曾梵志的油畫作品《豹》拍出了3600萬港幣的高價。然而3天之后,有關這幅作品“另一面”的消息見諸報端,稱其作品抄襲自美國攝影師斯蒂夫·溫特(Steve Winter)的攝影作品《風雪之豹》。對此,曾梵志在回應時坦承《豹》確實借鑒了這張照片。
曾梵志:藝術再創作,全球都在做
29日,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在他的微博上報料指出:曾梵志這幅《豹》與《國家地理》攝影師斯蒂夫·溫特的攝影作品《風雪之豹》有很多相似之處。昨天,成都商報記者在網上仔細比對了兩張圖片:溫特的《風雪之豹》中,一只豹子站在覆蓋著白雪的山石間,背后是仍在飄雪的夜空。而曾梵志的《豹》內容基本上與圖片并無二致,尤其是豹子的動作,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地上的白雪變成了青灰色,山石變成抽象的幾抹藍色,雪地里零星的枯草被拉長……據悉,這幅《風雪之豹》曾獲得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08年度大獎,并在《國家地理》上刊登。2009年9月4日,該作品還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展出過。
對此,曾梵志承認自己是在美國《國家地理》上看到這幅作品后,于2010年創作了油畫。不過,他強調自己創作《豹》是經過了藝術再創作:“畫面中豹的眼神、意境的追求都有再創造(的成分)在里面。我只是借用了這個動物的形體,但我把動物人性化了!蓖瑫r,曾梵志還指出,藝術家借用攝影作品進行藝術再創作,這是全球藝術界都在做的事,包括安迪·沃霍爾。
藝評家:應該征求原作者同意
無獨有偶,最近的藝術“侵權”事件似乎有些密集:西安藝術家狀告蔡國強的奧運“大腳印”焰火抄襲了自己的創意;軍旅藝術家馮明的汶川題材作品被指抄襲了新華社記者姚大偉2008年5·12大地震后在北川拍攝的圖片……被指責抄襲或剽竊的藝術家都強調了自己的“藝術再創作”。
對此現象,成都知名藝術批評家、四川大學教授查常平認為:這種情況屬于藝術創作里的“媒介轉移”范疇“畫面的載體變換,比如從攝影圖片轉為油畫,就是媒介轉移。它在后現代藝術里是很正常的情況,無論國內國外都有,安迪·沃霍爾當時也因為類似情況遇到過官司。曾梵志的回應沒有問題,!
對于近來頻出的藝術作品涉嫌“抄襲”,查常平指出,這從側面反映了如今藝術家創造力相對枯竭的問題!袄眠@種媒介轉換的方式相當于搭便車,確實省事。但如果一個藝術家總是這樣去做,肯定不會被認可,還好曾梵志的成名系列并不依賴于此!
長期關注這一現象的還有北京知名藝術批評家殷雙喜,他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我在網上看了這個圖,確實比較接近。我覺得曾梵志最理想的做法,是他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征得對方的同意!
曾梵志:1964年生于湖北省武漢市,1991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他以早年創作的“協和醫院”系列和“面具”著名,是國內一線當代藝術家,且與時尚界聯系緊密,在表現主義畫家的歸類中。2008年5月,曾梵志1996年創作的油畫《面具系列1996NO.6》在香港佳士得的亞洲當代夜場拍賣上,以7536萬港幣成交,是畫家本人目前的最高拍賣紀錄。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