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 ——柏林雙年展的內與外
Keep clear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erlin Biennial
七月初踏上了去柏林雙年展的旅途。
這是個多事之夏。連任大勝的前總統克勒因對外界指責其對阿富汗問題發言的不滿,憤然辭職;得到總理支持的新任總統伍爾夫竟在競選中意外持續到第三輪才獲勝;總理默克爾的節約改革計劃,更是舉步維艱;德國男足在高歌猛進后,0比1負于西班牙,柏林度過了最悲情的一夜。
第六屆柏林雙年展沒有如同往屆,將整條畫廊街發動后的聲勢,顯得清冷,鮮有廣告,6個分散的展區浸潤在城市中。
一號展場如同主場,依舊座落在 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總部內。 7位藝術家在此展出了作品, 其中年僅24歲的Petrit Halilaj是雙年展中最讓人矚目的新星。過去1年才剛剛在柏林嶄露頭腳的科索沃裔年輕人,以Auguststrasse69號院中百年前先為是農戶住宅,后為工廠的的老樓為依,按照戰爭中被毀的父母住所從建了一個稍大的木梁模型(約800立方米)。他還在展廳的后院開辟了一塊雞場,養了幾只會下蛋的母雞。盡管他曾盡量讓這件作品與實物等大,但成年的世界放大了兒童的記憶,聽說不久后這座曾經的家園也會在家鄉再次從建。以真實的歷史,兒童的成長,個人經歷的變遷,空間置換的方式搭下了一個關于生存,戰爭,過去,未來,鄉村與城市的大主題框架。作為本屆雙年展的第一件基調之作機智,大氣。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