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闃寂無人的空曠大廳里漫無目的滑行的孤獨身影、破碎于鏡中的白色肖像、在起點與終點相互交錯的天梯上執著攀登的嬰兒等!姇源涸凇2個大錄像》中用投射到墻壁上的巨大影像覆蓋了觀眾對于日常生活景觀的習慣性依賴,并用動態的數字語言鋪陳開一段關于人類末世命運的冰冷玄想。
從置入到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古代文人塑像,到用精準細節刻畫出的冷靜的城市切片,再到運用3D技術生成的宏大審判,繆曉春始終在用影像的方式審視著迷霧重重的歷史與當代生活之間對位或錯位的關系,并借用不斷提純的數字語言逐步走向對于人類終極命運的追問與玄想中。
盡管《2個大錄像》是采用完全虛擬的數字技術來制作完成的,但在先前的攝影實踐中累積起來的良好鏡頭感,還是將繆曉春作品的意義端點附著在了傳統的影像意識(通過鏡頭來觀察世界)之上。
在第一個大錄像中,鏡頭的形象伴隨著變形、剝落的形體多次闖入到流動的影像之中。它是藝術家從紛亂的場景中剝離出的“冷靜的”旁觀者,它是承載記憶的“可靠”工具,但當記憶的片斷完全跟隨著場景中的形體永無休止的頹傾腳步走向破碎的終結時,鏡頭所能見證的意義也成為了懸浮在虛無荒漠上的一抹虛無的沙礫。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則隱藏在藝術家虛擬的隱形鏡頭背后仰視著畫面中的鏡頭所面環視的一切,——鏡頭背后的鏡頭,正如作品中一個片斷的隱喻:爬向圓球頂部的攀登者在鏡頭轉換的瞬間又滑向圓球的底部,周而復始的平滑讓我們在無法確定起點或終點的困惑中翻滾向未知的混沌宿命!姇源河脽o限推衍的鏡像陷阱擴充著作品有限的物理邊界,并在將散落的數字碎片推向觀者的同時也將觀者納入到了作品的影像構成之中。
頹傾的雅典學院、凍結的美杜薩之筏——以藝術史中的經典畫面作為中介,繆曉春試圖揭開那些潛藏在沉睡歷史中的、關于未來的隱喻性封條。與許多當代藝術家對于經典繪畫戲謔式的借用與篡改方式不同,繆曉春將埋藏在數字影像根性中的冷漠氣質發揮到了極至,并用其消解掉原先繪畫中人物形象的生命感。當鏡頭圍繞著美杜薩之筏進行旋轉時,原先的二維畫面被轉換成了三維的影像,那些呼號求救的原始形象在反復的被凝視中與中國革命時期的英雄群組雕像產生了視覺上的重疊感,這些真實或虛構的英雄成為我們回溯歷史的主要證據,只要不拔掉供電的插頭它們便可以永遠抗拒著時間不可逆轉的流逝。而當我們站在凝固的歷史節點上回望此刻與未來時,時間卻像作品中游弋于深色海面上的虛擬浮冰一樣,正疾速地從鏡頭前掠過并沖向繆曉春玄想中紛亂的末世場景。
繆曉春用永不會衰老的數字模型將傳統影像的時間概念從作品中剔除的同時,——從現實中截取的影像片斷永遠保持著朝向過去的單向時間緯度,它們暗示著曾停留在影像邊界內的人或物已走向必然的衰老或滅亡!衷陬j傾與重生的輪回演義中將作品引入到一個更為寬泛的時間緯度之中!獎兟涞奶摂M碎片打亂了線性的時間流程,圍繞著藝術家對于末世終結的玄想,不同緯度的時間線索散亂地浮游于冰冷的數字化荒漠之上。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