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3/22最后的傀儡——2011年威尼斯中國館
- 11/01/03侯瀚如:辦雙年展的策略走向新的在地性
- 12/09/03彌散的主體
- 12/09/03畫語·心語——寫于丁方素描人物展
- 12/09/03從“純化語言”談起:兼評“從現代出發:15位藝術家的15個表達”
- 12/09/03“從現代出發”的策展闡釋——兼述15位藝術家的創作維度與文化狀態
- 12/07/11藝術029——西安當代藝術生態報告
- 12/06/227.5% 的實錄,什么在做藝術
- 12/06/11與時代同行、共舞——中國工業版畫敘事
- 12/06/11承載輝煌 奮進當代——踱步藝林的中國工業版畫
- 12/06/11理想·責任·使命·愿望——由《工業敘事:首屆工業版畫三年展》說起
- 12/06/10藝術交流不是單方面施加影響
- 12/05/11杭春曉:在場是一種自我體驗
- 12/05/09楊詰蒼——十一日談
- 12/04/20白線的力量
- 12/04/16傳統文化的隱喻與追問——2012廣州藝交會RSD職業油畫現象的思考
- 12/04/16第二屆油畫寫生作品展序
- 12/03/27三昧——青年繪畫論
- 12/03/21火種深埋——趙紅塵多元藝術展:主
- 12/03/17“2012”——文明相悖論
- 12/03/08現實主義回歸的“靜能”——新文人的價值取向
- 12/03/08歷史的漣漪
- 12/03/06物與活性:藝術的生物學介入
- 12/02/27陳曉峰:畢加索大展在中國的商業操作
- 12/02/21西沐:畢加索大展給予我們的啟示
- 12/01/12重建桃花源——王淑平藝術的當代意義
- 11/12/12雙年展讓我們看見了什么?
- 11/12/09凝固的詠嘆——關于王亞彬的“意外的芬芳”
- 11/12/08后視鏡の境
- 11/12/01彼德·潘癥候群——關于李果和80后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