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風流水墨畫62×82cm2008年
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創作是中國畫發展史上的大變革時期,一部分畫家堅持傳統繪畫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繪畫的影響,重視傳統繪畫根基,尋求個人風格及部分內容的創新與變化,出現了像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這樣的傳統型的中國畫大師;另一部分畫家受西方美術思潮、美術教育、美術作品和留學海外的影響,倡導西方古典寫實美術或近現代美術與我國傳統繪畫的融和,強調中西合璧,致力于中國畫的改良與革新,出現了像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等融合型中國畫大師。
吳冠中被國際藝壇認定為20世紀現代中國畫的代表畫家。他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結合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形式、方法表現出中國畫的特有意境。他的作品兼容中西,個性突出,具有創新意識和時代特色,他在國畫現代化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吳冠中對繪畫的創作核心、創作動力、創作關鍵、創作方法、創作原則等創作思想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創新意識是創作的核心
創作不是復制,創作就是要不斷地創新古人和他人,創新真實景象。吳冠中說:“藝術是不可能重復的,藝術抄襲的東西就沒有價值了,藝術需要有創造性。同樣面對的山水,你看到的是什么樣,我看到的是什么樣,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同樣的桂林山水,同樣的黃山,那么多人畫,千篇一律,那樣的東西都是垃圾!
在對自然的感知中,不同畫家看到同一景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吳冠中認為第一印象就是作者的獨特眼光,獨特感受。所以他強調第一印象,甚至是錯覺,他說:“錯覺是繪畫之母,錯覺喚醒了作者的情竇,透露了作者品位的傾向及其素質!
在真實景物的提煉上,吳冠中卻敢于對客觀對象進行大膽取舍、概括和再創造。他為了畫好某一景物卻經常要挪動幾次畫架,選擇不同角度加以描繪,然后再進行組合,或曰“移山填!、“移花接木”?梢娞釤挿椒ㄒ`活,通過夸張、變形、增加、刪簡、嫁接、幻化等習慣方法,最終形成創新的畫面。吳冠中的風景畫比自然對象更集中、更典型、更傳神,因而也更具創造性。
在工具的使用上,吳冠中也是創新的,他認為只要有利于繪畫,一切工具都可以使用。他說:“各種材料都在演變,畫家可以運用任何手段來完成自己的情感表達!彼麑⒆约旱漠嫹Q做“混血兒”。他的繪畫工具很多都是自己改造的。
創作的源動力是靈感、感受</B>
藝術創作來源于對生活的感受,也來源于無意中迸發的靈感。
吳冠中的作品,無論畫的是什么,都是有感而發。吳冠中小時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水鄉、白墻、黑瓦、黑門窗使他難以忘懷,所以他創作的作品《江南人家》、《雙燕》、《故鄉》、《養鴨場》等都是對童年生活的贊美和眷戀。另一些作品如《紫藤》、《小鳥天堂》、《白發之花》等,雖然有點抽象,但都是對自然及生命的理解和概括,都是藝術家對內心世界的表白和期望。
生活中的感受有贊美、有感傷、有柳暗花明、有陰晴圓缺,抓住這種感受并把它傳達出來,這便是藝術創作。藝術源于沖動,沖動便是創作的動力。吳冠中說:“畫家應當主動地去畫,沖動地去畫!
靈感、感受是創作的源動力,不要讓自己的所“感”白白溜走,拿起畫筆記錄下自己的所“感”,這才是真正的畫家。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