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東坡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痹婎}《惠崇春江晚景》,知是在描繪畫家惠崇的《春江晚景圖》的情景?上У氖沁@幅圖沒能傳世,但我們今天在吟誦這首詩時依然能感受到畫家營造的竹桃相映,蔞蒿滿地,鴨泛春水的美妙景象。
惠崇(?-1017),北宋畫家、詩人;茨希ㄖ谓窠K揚州)人,一作建陽(今屬福建)人。他是一個僧人,以詩名世,與希盡、惟鳳等九個僧人合稱“九詩僧”;又以畫名世,以擅畫寒汀煙渚,意境荒率虛曠,而被世人稱作“惠崇小景”,與巨然同為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畫僧!渡惩煒鋱D》冊頁,縱24厘米,橫25厘米,絹本,設色。原是《唐宋元集繪冊》中的一幅,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圖中一水橫流,上下兩岸,沙汀平鋪,有水草荇萍點綴岸邊,左邊水中似有兩水鳥在撲翅。近岸一角植樹數株,枝葉茂密,該是春末夏初的情景。對岸遠樹密集成林,煙霧飄渺。河水清澈,煙嵐空曠,整幅畫著墨不多,讓人感覺蕭疏荒漠。
明董其昌將惠崇與巨然并稱,他在題惠崇的另一張畫《溪山春曉圖》中云:“五
代時僧惠崇與宋初僧巨然皆工畫山水。巨然畫米元章稱其平淡天真,惠崇以右丞為師,又以精巧勝,……皆畫家之神品也!痹u價極高。但同樣是畫江南的山水,惠崇營造的情景,與巨然的畫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巨然多用高遠法,而惠崇多用平遠法;巨然的畫面雖然空寂,但構景仍較實,而惠崇的畫煙云漠漠,景象荒率、虛幻。兩者在筆墨上也有明顯的區別:此圖惠崇用濃墨硬筆勾皴樹身、枝干,染深赭色,樹葉以干筆濃淡墨色反復點簇,淡墨積染,漬點萍葉,土坡不施皴筆,無點苔,而用漬染法畫沙汀,染淡赭色,顯得沙土松軟,水、天以極淡墨渲染,遠樹中的迷霧則預留空白,以淡墨橫掃,映襯霧氣之飄渺;而巨然則承繼董源,筆墨平淡率真,蒼郁清潤,不為奇峭之筆,善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破筆濃墨點苔?梢娀莩绲漠嫼苡袀人的新意。王安石有詩贊惠崇:“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边@不同于董、巨的新意,正合了北宋流行的畫風,所以董巨在當時無人問津,但惠崇的畫卻在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備受推崇,而同樣的理由,在元代文人山水畫勃興之時起,董巨漸受追捧,后來被尊為南宗山水畫的祖師,但惠崇則漸漸被世人所淡忘。
惠崇“尤工小景”。如同書法中的大楷宜緊密內斂,而小楷則宜寬松外拓一樣,小景山水畫的構圖也適宜清曠淡宕,這也許就是惠崇形成新畫風的緣由。但“小中見大”,惠崇的小景畫依然有全景山水的氣韻,開啟了兩宋小品山水畫蓬勃興起的先聲。<BR>
· 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提醒:不要進行人身攻擊。謝謝配合。